• 您好,歡迎來到汽配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加入
    汽配網
    產品目錄
    供應商
    資訊信息
    熱門搜索: 潤滑油 、 剎車片 、 減震器 、 總成
    首頁 供應商 產品 商機 微展廳 生意群 原料采購 價格行情 資訊 會展 供應鏈金融 產業鏈
    行業動態
    商品資訊
    企業動態
    政策法規
    數據分析
    當下,全球主要動力電池企業都在加大產能規劃,到2025年將超TWh的巨大規模。其中,寧德時代產能規劃約670GWh,比亞迪規劃超600GWh,LG新能源規劃430GWh,億緯鋰能規劃300GWh,SKI規劃200GWh,孚能科技規劃超120GWh…… 在技術路線上,就目前應用端來看,海外特別是歐洲市場對于軟包電池尤為青睞。EV Sales數據顯示,歐洲銷量靠前的電動汽車中,絕大部分車型采用軟包電池,包括戴姆勒、日產、雷諾、大眾、現代、奧迪、沃爾沃等。 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大部分車型仍是以方形電池為主。不過有業內分析認為,軟包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天然優勢,未來軟包電池的市場占有率將會有所提升。就連一向以方形電池為主的寧德時代,目前也有軟包電池的布局。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降本和終端市場消費升級,未來國內市場或將向歐洲看齊。 據業內研究機構樂觀預測,到2030年軟包電池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45%。隨著全球軟包電池出貨量持續走高,將帶動鋁塑膜需求高速增長。中金公司預計,到2025年全球對鋁塑膜的需求將提升至8.7億平米,市場空間將超過150億元,未來幾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6%。 01 國產鋁塑膜愈加受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鋁塑膜市場前景廣闊,但長期以來國產鋁塑膜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滲透率很低。據天風證券研報數據,當下鋁塑膜市場70%-80%被海外企業占據。不過這也意味著,未來國產鋁塑膜替代進口產品存在巨大空間。而且,近年來軟包電池廠商對國產鋁塑膜的品質愈加認可。 據業內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孚能科技、捷威動力、國軒高科、LG新能源、SKI、遠景動力、南都電源、微宏動力、蜂巢能源、多氟多等電池企業,都已經在嘗試采用中國產動力鋁塑膜,其中有不少已經批量供貨并裝車。 據了解,近年來明冠新材確立了以動力/儲能用鋁塑膜為牽引,高端數碼用鋁塑膜為助力的客戶開發路線。目前,公司鋁塑膜批量銷售客戶涵蓋動力、儲能、高端數碼領域眾多業內大型、知名企業。同時,為不斷優化動力、儲能客戶結構,公司積極拓展新的行業內重點客戶,相關客戶的認證、測試正在穩步推進。 截至目前,最早使用明冠鋁塑膜制成的電池,裝機上車的最長使用時間已有5年至6年,車輛運行總里程超過15萬公里,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應用數據。至今,明冠鋁塑膜零客訴,也是國產鋁塑膜在實車量產和運行中驗證品質穩定性、安全性的第一家。 自2017年開始,使用明冠鋁塑膜的軟包電池陸續實現裝機上車,包括國內知名車企的乘用車、大巴車、專用車和物流車。明冠動力型鋁塑膜,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主機廠和電池廠的廣泛認可和信任。 “實際上,目前國產鋁塑膜的品質已經不遜于國外,某些性能甚至還超過國外同類產品。這些年,國內外電池廠商對中國產鋁塑膜的印象已經有很大改觀。”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誰能夠讓產品更早獲得下游電池廠商驗證通過,誰就將成為鋁塑膜國產化賽道的核心企業。 02 做好迎接市場爆發準備 據了解,早在2007年明冠新材就已經開始布局鋁塑膜,當時的鋁塑膜市場主要由日本、美國、韓國的杜邦、昭和等公司壟斷,明冠新材是國內第一批積極推進鋁塑膜國產化的企業。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明冠新材已經完全實現了鋁塑膜上游材料的國產化,自主化解決了鋁塑膜原材料上游端供應鏈的安全問題。 “我們在2016年開始自己建產業化的車間,2017年開始又給動力跟儲能市場做供應。目前公司的動力、儲能用鋁塑膜產品的性能和國外同類產品已經沒有什么差距;在安全性、可靠性測試等方面,已經能夠媲美國外品牌。”明冠新材鋁塑膜研發負責人表示。 明冠鋁塑膜優異的性能,源于其獨特的干熱復合工藝。這種自主創新的工藝路線,它的優勢在于吸取干法工藝優勢的同時,兼顧了熱法在耐電解液和抗水方面具有的優勢,使得鋁塑膜在沖深成型、外觀、耐電解液及阻水性能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例如,在極為關鍵的沖深性能方面,目前國內多數鋁塑膜廠家一般沖坑在6mm左右,日本的沖深在8-12mm,而明冠新材旗下明冠鋰膜的干熱法產品正常生產的沖深在9-10mm,這樣不僅保證了產品在智能消費市場的應用,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上也可以廣泛安全應用。 在耐電解液性能方面,明冠新材依靠自主研發的耐電解液膠粘劑材料和材料表面界面處理技術,把熱法樹脂改性后便捷應用在干法工藝上,使得產品同時具有干法低應力、熱法耐電解液優的綜合優勢。耐電解液長效測試85℃浸泡30天,還有10N以上的剝離力,達到和超過進口同類材料。 “現在車企、電池企業都以非常開放的心態,來積極評測我們的鋁塑膜,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接下來這個市場就會井噴式發展,當然前提是你的產品能夠過關。”明冠新材董事長閆洪嘉信心十足地表示。 目前明冠正在加大產能建設,公司已經做好了迎接鋁塑膜市場爆發的準備。
    2022-05-06
    近期電解液價格小幅回落,電解液價格整體降幅超過11.76%,當前三元動力電解液市場主流價格維持在9-13萬元/噸,磷酸鐵鋰電解液維持在8-10.5萬元/噸,錳酸鋰電解液維持在5-9萬元/噸。 2022年1月-2022年4月:電解液價格走勢 <img alt="" src="https://hxny.com/1651197851060.png" /> 數據來源:鑫欏資訊 鋰鹽、溶劑、添加劑等價格回落速度相對較快:六氟磷酸鋰價格松動明顯,雙軌價差持續收窄,現貨價格降幅高達29.67%,當前市場主流價格維持在35-46萬元/噸。溶劑價格持續承壓,整體降幅超過50%,當前電池級EC市場價格維持在0.6-0.85萬元/噸,電池級DMC價格維持在0.6-0.8萬元/噸,PC價格相對穩定,維持在1-1.2萬元/噸。添加劑VC價格基本已經調整到此輪上漲周期開啟前的低位,一季度降幅超過50.68%,當前市場主流價格維持在14-22之間;FEC、PS等添加劑價格亦有一定回落,降幅約在20%左右。 2022年1月-2022年4月:電解液材料價格走勢 <img alt="" src="https://hxny.com/1651197874003.png" /> 數據來源:鑫欏資訊 電解液及其材料價格持續降溫主要受供需雙方持續博弈影響。 供給端 電解液:由于2021年以來鋰電產業爆發式增長,電解液公司業績亮眼,行業資金注入增大,上下游公司紛紛加入電解液賽道,新建產能陸續投產。根據鑫欏數據庫統計,2022年全國電解液現有年產能約為108萬噸,其中天賜現有產能60萬噸,新宙邦現有產能15萬噸。第一季度電解液總產量約為15.93萬噸,其中天賜一季度總出貨量約6萬噸,占比高達37.66%。 總體來講,隨著現有電解液企業如國泰華榮、法恩萊特等擴產,以及石大、永太等新增產能的持續涌入,電解液產能充足,未來電解液市場競爭將加劇,但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企業要求很高,具有規模、成本、技術、資金以及產業一體化優勢的龍頭大廠的競爭力或將進一步增強。 六氟磷酸鋰:根據鑫欏數據庫統計,2022年六氟磷酸鋰現有產能約為10.74萬噸,根據六氟磷酸鋰廠家新建產能計劃及投產進度,預計到2022年年底六氟磷酸鋰產能可以達到14.87萬噸。 2022年初根據供需平衡測算,預計上半年六氟磷酸鋰會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但是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剛經歷碳酸鋰一路上漲的“妖風”,疊加傳統淡季的影響,又迎來新一波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六氟磷酸鋰從去年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攀升狀態,回歸市場略有庫存,價格持續盤整狀態。 根據各公司的規劃,六氟的新增產能尤其是天賜、多氟多等大廠的新增產能將集中于下半年投放,后續產能投放節奏不排除跟隨市場需求有所改變。 溶劑:電解液及其材料端的降價風波是從溶劑市場開始的。2022年年初,電池材料漲價,電池廠持續承壓,為獲得利潤空間,電池廠及下游新能源汽車紛紛開啟漲價模式并向上游電解液端施壓降本。 溶劑市場供應充足,首當其沖承接來自下游電池廠的壓價。從整個溶劑供給端來看,產能充足,整體開工率維持在50%-80%范圍,溶劑月產量正常釋放,下游需求略顯不足,導致溶劑價格經歷數周回調,部分溶劑產品已擊穿成本,目前整體處于低位橫盤狀態。 添加劑:電解液的添加劑主要包括成膜添加劑、阻燃添加劑、高低溫添加劑、過沖保護添加劑、控制水和HF含量的添加劑等,當前主要應用的添加劑種類有VC、FEC、PS等。 當前全球現有添加劑總產能2.64萬噸,其中最主要的添加劑VC的產能為1.47萬噸,蘇州華一擴建的1萬噸VC已于2022年初建成投產,永太規劃擴建2.5萬噸VC,預計2023年投產,從現有產能及產能釋放進度來看,添加劑VC市場供應充足。 需求端 電解液及材料端需求主要受下游電池廠和新能源汽車的影響,低端數碼廠市場相對低迷,受春節淡季影響,2-3月部分小的電池廠因原材料價格過高而暫時停工停產;隨著新一輪疫情影響下游部分上海、吉林等地的新能源汽車廠停工停產,部分電池廠降負荷生產,市場情緒一度較為悲觀。 電解液及其材料價格持續下跌,并已經在股市提前顯現,但市場需求疲軟只是暫時的,電池大廠普遍維持正常生產,隨著疫情的好轉,下游車廠復產復工、物流效率提升,預計六七月份市場或將恢復正常。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電池板塊,首先新能源行業本身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需要更多的鋰電池,各方資本不斷涌入新能源領域,為新能源行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次鋰電池技術儲備充足,隨著技術創新力度的加強及新產品的推出,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升。 根據鑫欏數據庫統計,2021年鋰電池的需求量為505.42GWh,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794.7GWh。到2025年,新能源車和儲能仍將是鋰電池的主要的應用領域,這兩個領域的鋰電池出貨量合計占比預計高達87%,其中,動力電池的市場占比將達到72%,儲能的占比將達到15%。 <img alt="" src="https://hxny.com/1651197896716.png" /> 數據來源:ICC鑫欏資訊 綜上所述,疫情過后,市場回暖,電解液及材料端或將迎來供需兩旺的局面,隨著現有產能的恢復與新建產能的陸續投放,需求曲線的加速反彈,電解液及材料價格或將在一定區間內小幅震蕩。
    2022-05-06
    在线视频精品黄色99